近日,我校化学化工学院2023级物理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刘梦瑶同学完成了水合润滑驱动下的界面自组装行为和多耦合润滑作用机制相关研究工作,在国际著名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发表题为“Robust lubricity and multifunctional water-based lubrication system induced by ionic liquids with its interfacial self-assembly behavior and unique hydration structure”的研究论文。该期刊为中科院分区工程技术类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3.4。论文通讯作者为化学化工学院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研发创新团队凡明锦教授和董瑞博士,我校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和唯一通讯单位。

水合润滑已成为水介质中基于亚纳米水化壳的边界润滑的新范例,可大大降低摩擦的能量耗散。润滑材料与水基体系和滑动界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调控水合润滑的关键内在作用机制。基于高性能离子液体水基润滑体系的构筑,凡明锦教授研究团队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深入探究了离子液体润滑材料在水基体系和金属滑动界面上的竞争吸附、界面自组装行为和摩擦化学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功能性离子液体与金属界面之间的多重相互作用为界面水化层的形成提供了驱动力,独特的界面自组装行为有助于高承载低剪切特点的摩擦膜的生成。此外,摩擦诱导下的润滑层界面状态演变过程揭示了离子液体水基润滑体系的复杂作用机制,进而获得了体系组成和性能之间构效关系。该工作为离子液体水基润滑体系在实际工况中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水合润滑作用机理研究的创新和丰富提供重要理论基础和实验参考。(研究生院、化学化工学院 文、图/刘梦瑶、董瑞 审核/张光南、胡登卫)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5.161216